第67章 感恩土地,讚美家鄉

作品:《芸姐的愛情故事

    建土地廟,可沒有修橋、鋪路、建學校那麼容易被廣大人民群眾理解和接受。王小峰要在柳樹林村西頭的原土地廟舊址上重建土地廟。消息一傳開,很多村民表示不能理解接受。還有人表示懷疑,說王小峰是封建家庭出身,有舊思想,他這麼做,是不是要恢復封建迷信?有些和王小峰關係親近的人私下勸他說:「你在村里修橋、鋪路、建學校,全村人舉雙手擁護贊成,稱讚你是義舉、善舉,為村里幹了件大好事。可是,建土地廟大家就有不同看法了,認為是封建迷信思想,有的人還和你的家庭出身掛起鉤來。我看,這件事你就不要幹了,弄不好,把你前面的功勞都給掩蓋了。」王小峰說:「建土地廟怎麼是封建迷信呢?像文廟,關帝廟,許多地方不是又重新建設起來了嗎?文廟,關帝廟,代表了中國人民對儒家仁愛思想和忠義精神的崇拜和愛戴。建土地廟,敬土地神,表示人民群眾對土地的感恩和愛戴。中華大地,是中華民族的母親,是我們生命的起源地和保護神,她不避寒暑、災難,生長千生萬物,養育了一代代的中國人。人民應該對土地懷有敬畏和感恩之心。建設土地廟,就是人民群眾這種精神的體現。所以,我要重建土地廟!」

    那人又說:「你說的這些都是大道理,看不見,摸不著。村里人最講實際。你修橋、鋪路、建學校,全村人為什麼都擁護,沒有一個反對?就因為它實實在在,全村人看得見、摸得著、享受得到。你如果錢多得很,就多買些米、面、化肥,送到各家各戶,大家保證都擁護贊成。」王小峰說:「這是兩碼事:修橋、鋪路、建學校,群眾需要,我必須做,一定要做好,叫大家滿意。米、面、化肥,我也可以送。但現實是,現在全村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,每家每戶不再缺一瓢米、一碗麵、一袋化肥。我覺得大家現在缺的是精神食糧,是對國家脫貧致富政策的感恩之心,感激之情,對改革創新精神堅定不移的意志和信念。要知道今天的幸福來之不易,它是怎麼來的?今後向何處去?我們應該怎麼理解,怎麼去做,才是順應時代潮流?所以我們必須建立一種精神和信念,長期堅持,念念不忘。這就像深圳街頭的拓荒牛塑像,它是深圳人改革創新精神和信念的象徵。土地廟建好了,我們就可以經常去拜拜土地神,反思土地的奉獻精神,感謝土地的無私饋贈,我們就會永遠不忘恩,不忘本。就像人們到了北京,一定要去天安門廣場瞻仰人民英雄紀念碑、革命歷史博物館和人民大會堂。」聽了我一番推心置腹的話,最終那人點點頭說:「也許你這麼做是對的,只是大家一時還不能理解。」也不知他是否真的理解接受了。

    王小峰感到問題嚴重:人們總是把廟宇和封建迷信聯繫在一起,認為建廟宇就是宣傳封建迷信。他出身封建家庭,更容易被人們懷疑和誤解。怎麼辦呢?人們不理解就不能接受,即使把土地廟建起來,也會被人民重新打倒,砸爛。一番思考,他有了好辦法:請政府幹部幫助宣傳。因為人民群眾最相信人民政府,由政府幹部出面幫助宣傳,人民群眾就會相信,接受。於是他反覆多次到村委會、鄉政府,甚至縣委宣傳部、教育局找領導幹部說明自己重建土地廟的初衷和用意,苦口婆心,屢屢不倦。

    王小峰說,他所以勞神費力捐資建設土地廟,絕不是宣傳封建迷信,更不是宣傳自己,是要宣傳土地對於人民群眾的重要性和偉大意義,以引發人民群眾從思想深處對土地的熱愛、敬畏、感恩和保護。土地是我們的衣食父母,是中國和世界人民的過去和未來,無論什麼人,工、農、兵、學、商,從國家領袖到黎民百姓,誰也離不開土地。土地是廣闊的,又是稀缺的,因為它不可再生,用一點就會少一點。中國是人口大國,土地更加顯得珍貴,因此更需要珍惜,保護,絕不能隨便糟蹋、浪費,否則,千萬年後,我們的子孫後代就沒有土地可以耕種、居住了。他所以重建土地廟,就是要呼籲廣大人民群眾:但留方寸地,留與子孫耕。珍惜腳下的土地吧,尊重土地,就是尊重我們自己;珍惜土地,就是珍重我們的未來。

    讓王小峰想不到的是,他的這些思想、觀點,正是各級政府要廣泛宣傳的,要人民群眾在生活、生產和建設中必須貫徹執行的,於是雙方一拍即合。由人民政府、國家幹部出面宣傳,人民群眾很快就理解接受了。於是王小峰出資援建的柳樹林村土地廟不久就破土動工了。

    一年後,芸姐、王小峰援建的柳樹林村土地廟建設完工,舉行開光典禮,邀請柳樹林村和附近各村村民、村幹部、鄉鎮幹部,以及縣文教局、佛教協會代表參加。我和孫建軍也受邀參加。

    重建的柳樹林村土地廟是一座四角翹起的宮殿式建築。殿中對門高高安放的是土地爺高大、慈祥的描金坐像;坐像前的供桌上,擺放著本地生產的五穀雜糧和各種水果;供桌前面是大香爐和蒲團墊,供香客燒香、膜拜、祈禱。左右兩邊的牆壁上,描畫的是土地爺為民造福的各種神話故事。

    廟門前的廣場上,黑壓壓坐著附近村莊的近兩千人。典禮開始,主持人高聲宣布,首先熱烈歡迎柳樹林村土地廟援建人、風雲洗衣機廠董事長王小峰先生講話。

    王小峰整了整衣裝,大步走向台前。他首先向土地爺塑像三鞠躬,再轉身向場上群眾三鞠躬致謝,然後發表講話。

    王小峰說:九州大地,東西南北,萬里河山,千村萬落,從古至今,到處都建有土地廟,供奉土地神,這到底為了什麼?單單是封建迷信思想嗎?絕對不是。這只能說明一個原因,一個道理:土地至珍至貴,至重至要,無與倫比。世上千生萬物,無論皇帝顯貴,黎民百姓,還是飛鳥走獸,花草蟲魚,都必須賴以為生,誰也離它不了。

    七年級地理課本上是這樣描述土地的重要的:「土地是山川之根,萬物之本,是人類的衣食父母,是一切財富之源,世界上所有的物華天寶,都是土生土長的,所以,土地是過去的一切,也是將來的全部。」實在是千真萬確,至理名言!

    還有一位詩人是這樣描寫土地的偉大,謳歌土地精神的。他寫的真好。在這裡我不妨讀給大家聽聽,讓大家認真體會體會,理解理解。於是他高聲朗誦起來:

    我們天天在土地上行走,

    天天與土地為伴。

    可我們往往忽略了它的存在,

    無視它的強大。

    不是麼?

    無論我們從事怎樣的職業,

    無論我們身在何方,

    我們總是離不開土地。

    清晨,踏出家門,

    我們行走在或是鄉村的崎嶇山路上,

    或是疾馳在城鎮平坦的馬路上,

    即便我們身處高樓大廈,

    這高樓大廈的地基,

    不也建造在堅實的土地之上嗎?

    即便我們乘坐飛機遨遊晴空,

    那也是短暫的旅行,

    最終也要飛落大地。

    入夜,我們如飛鳥歸巢,

    回到自己或是平房、或是樓房的家。

    吃過晚飯,看過電視,

    我們或早或遲地上床入睡。

    是堅實的土地,把床鋪支撐,

    讓我們安然入眠。

    像地里生長的莊稼、樹木一樣,

    我們是土地上行走的生靈。

    敬仰土地——

    土地,

    平實的土地,樸素的土地。

    平實的讓人忽視,

    樸素的讓人無從記起。

    然而,

    誰人能意識到土地的強大,

    土地的堅韌。

    說它強大,

    自古以來,

    只聽滄海變桑田,未聞桑田變滄海。

    說它堅韌,

    千百年來,

    多少英雄豪傑,

    在它博大的胸懷裡轟然倒下,

    終歸化為塵土。

    在我年輕的時候,

    我曾經在我的村落的土地上秋收到深夜。

    那皎潔的月光下,

    秋露漸濃的土地,

    寂靜、空闊。

    我在想,

    多少代人,

    無論你活的高貴還是卑微,

    無論你富足還是貧窮,

    也無論你叱吒風雲還是默默無聞,

    到頭來,誰也別想在土地上永久站立,

    誰都要匍匐在土地的懷抱里,

    一睡不起,安安穩穩。

    感恩土地——

    土地給我們春草、夏花、秋果和冬韻,

    土地給我們提供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。

    土地是博大、深沉的,

    它承受世上所有的不平和欺壓,

    它容納人間所有的骯髒與齷齪,

    但它從來都不拒絕,

    從來都不言語。

    縱橫的溝壑,

    是它身上的累累傷痕,

    江海河湖,

    是它奔騰不息的血脈。

    只有那震耳的雷霆,

    才是它極端的憤怒喲,

    只有那瓢潑的大雨,

    才是它傷心的淚滴!

    栽植一棵樹吧,

    那是它的鬚髮,

    讓它的容顏不再流失;

    減少廢水的排放吧,

    有清水的滋潤,

    它才會變得豐腴。

    而建設用地的增加,

    無異於加重它心肺的負擔,

    讓它無法呼吸

    懷著一顆赤子之心,

    我們歌唱土地;

    懷著一顆感恩的心,

    我們讚美土地;


    懷著一顆崇敬的心,

    我們敬畏土地。

    但留方寸地,

    留與子孫耕。

    珍惜腳下的土地吧!

    尊重土地,

    就是尊重我們自己;

    珍惜土地,

    就是珍重我們的未來。

    哦,土地

    王小峰讚嘆道:這位詩人寫得多麼好啊!土地是人類的母親,她寬厚,博大,具有無私、無限的奉獻精神。她敞開胸懷,以源源不絕的甘甜汁液,哺育著世界上的千生萬物;一年年,一代代,世界無盡,奉獻不止。土地友善、仁慈,她以包容一切的精神善待世界上的所有生物,無拒優劣、巨細,讓其在她寬廣的胸懷裡自由生長、發展,自由選擇、取捨。土地又是有限的,寶貴的,不可再生,失去一寸就少一寸,因此,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要十分珍惜土地,極力保護土地,不許浪費一寸、一分,否則,人類就會失去生存之本。詩歌所表達的感情和道理,生動、細膩、深刻而感人。這是在土地上生存的千千萬萬人民對土地母親的最真實、最崇高、最熱烈的感情,是在土地上生存的千千萬萬人民發自內心的呼聲和吶喊!請大家放開目光和腿腳,認真看一看自己賴以生存的這個世界,集中思想,認真想一想自己賴以生存的這個世界,難道這位詩人所描寫的,呼喊的,提醒大家注意的,不是至理名言、不符合事實嗎?不是發自肺腑的最真實的感情嗎?不是人類一切事務中的重中之重嗎?

    我所以要捐資重建土地廟,不是為了個人揚名傳世,更不是宣傳封建迷信,而是在當今改革開放,大開發、大建設的時代,提醒、引發大家對土地的熱愛,尊重,珍惜,感恩和敬畏之心。「但留方寸地,留與子孫耕。」不可隨便浪費、糟蹋每一寸土地,因為它是我們的衣食父母,是一切財富之源。一寸寸地浪費、丟失,無休無止,不知痛惜,不會保護,那麼,若干年後,我們的子孫後代,就沒有土地可以耕種,就失去了生存依賴之本。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啊!為此,我也寫了一首詩,題為《柳林村,我的故鄉》。以表達我對故鄉母親的感恩和熱愛。也作為我今天講話的結束語。說完,他清了清喉嚨,竟大聲朗誦起來:

    柳林村,我的故鄉,

    一個秦嶺山下、

    灞河邊上的小村莊,

    因為村里村外長滿柳樹,

    人們都叫她——柳樹林莊。

    每年春風一起,

    千樹萬樹綠枝飛舞,粉絮飛揚,

    滿村子鶯歌燕舞,溢彩飄香。

    柳林莊,我的故鄉,

    一個生我、養我的美麗地方。

    灞河汩汩流淌,滋潤著沿岸田莊。

    河岸上,煙柳如龍,人車來往;

    田野里,嘉禾似海,碧波蕩漾。

    她有著沈從文筆下鳳凰古鎮的素樸典雅,

    也有著江南水鄉周莊的文靜內斂,

    是我植根血液中的愛憐和留戀,

    一生不曾忘懷的記憶和牽絆。

    每當旭日升起的時候,

    柳林莊從睡夢中欣然醒來,

    披著朝霞的光輝,嗅著柳花的芬芳,

    迎著晨風的清爽,飄著炊煙的馨香,

    在百鳥爭鳴聲中,開始一天的繁忙。

    薄霧漸漸散去,天地間一片明朗,

    天空像藍色寶石,田野似綠色海洋;

    白雲像銀絮飄舞,灞河像素練蕩漾。

    太陽照耀著柳蔭掩映的村莊,

    一排排泥草農舍,籬笆院牆,

    飄散著陣陣野蔌黃粱的飯菜香。

    村子裡,雞鳴犬吠,孩子呼叫著親娘。

    田野里,耕牛拉著犁耙,耕田漢揮動鞭響。

    在通往學校的鄉間小路上,

    小學生背著書包,三五成群,笑語喧揚。

    通往集市的大道上,

    趕集的人肩擔手提,小推車吱吱呀呀地歡唱。

    當夕陽收起最後一片金光,

    忙碌了一天的人們陸續返回村莊。

    雞鴨覓食歸來,招呼著入圈休憩,

    牛羊吃飽草料慢慢反芻,神態安詳。

    女人把晚飯端上庭院中的餐桌,

    全家人圍坐一起說著各自的新聞,

    老爺子端起酒杯,慢慢訴說世態炎涼。

    這就是我的故鄉,

    一個終生不願不能割捨離開的地方。

    那蜿蜒曲折的田間小路,

    留下我從小至大的無數過往,

    那不斷修葺的土牆茅舍,籬笆小院,

    留下我漫漫年華的苦樂詩章,

    那一座座荒草掩蓋的土墳,

    埋葬著一代代骨肉情深的祖先和爹娘,

    一輩輩祭祀不斷,不忘把傳統美德傳揚。

    柳林莊,美麗富饒的沿河村莊,

    一個物華天寶、地靈人傑的地方!

    隨著改革開放脫貧致富,您不斷改換容裝,

    一座座高樓拔地而起,一陣陣人群笑語歡暢,

    一條條道路鋪向遠方,一排排車流汽笛高揚,

    昭示著您前程無限,事業輝煌!

    可是,我依然忘不了您昔日的模樣:

    茅草房,籬笆牆,還有那漫野的綠色稻粱。

    那是一代代先人艱苦開創、

    一代代後人繼承和賴以生存的地方;

    也是今天的年輕人奮鬥打拼、

    起步騰飛、追夢遠航的地方。

    柳林莊,我永遠的故鄉!

    您從過去默默無聞的柳林莊,

    到如今聲名遠揚的旅遊勝地柳林鄉,

    經過多少泥濘跋涉,荊棘叢莽,

    品嘗過多少酸甜苦辣,鐵漢柔腸,

    包容了多少幼稚荒誕,錯誤迷茫,

    又放飛了多少豪情壯志,神奇夢想。

    終於成就了今天的宏圖偉業,青史榮光!

    您有母親的胸懷,像天空寬廣,

    您有父親的肩膀,像秦嶺堅強,

    承擔起高壓創傷,創造出偉業輝煌!

    啊,柳林莊,生我養我的地方,

    不論您有多少兒女,人在何方,

    也不論您多麼貧弱,多麼富強,

    您永遠永遠都是

    我的母親,我的故鄉,

    一個永生難忘、世代傳揚的美麗地方!

    王小峰講話結束,會場上爆發出一片熱烈的鼓掌聲,經久不息。他向與會村民深深一躬,表示感謝。然後轉過身體,再次向土地神深深一躬,表示敬畏赤誠之意。

    王小峰的講話發自肺腑,真誠感人,贏得全場群眾真誠贊同。鼓掌之後,大家紛紛議論,發表各自對土地和土地神、土地廟的看法。

    接著,鄉、村幹部代表和縣文教局、縣佛教協會的代表也分別了講話,各自從不同角度闡明了重建土地廟的重大意義。

    土地廟建成後,一年四季香火不斷。人們對土地有了進一步認識,更加感恩土地,熱愛土地,珍惜土地,反對任意擴建,擠占耕地的行為,祈禱五穀豐登,人畜平安。芸姐和王小峰,我和孫建軍,以及柳樹林村在外面打工、經商、創業的遊子們,每次回來故鄉,都不忘到土地廟燒一炷香,感謝土地母親的哺育和培養之恩,許下一份新的願望。

    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:www.dubiqu.com。筆神閣手機版閱讀網址:



第67章 感恩土地,讚美家鄉  

語言選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