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69章 商法、稅法

作品:《貞觀帝師

    李世民仔細聽完夏鴻升的話,沉默了許久。

    過了半晌,這才突然低聲的說了一句:「今日也就是你,若是旁人這麼說,朕便要當下拿他下獄。」

    「正因陛下如此信重,微臣才敢斗膽在陛下面前這麼說。」夏鴻升點了點頭,說道:「稅制改革,尤其是照著微臣所說的方向來改革,對於大唐來說,大過一場地震。甚至於引起民間動盪,天下大亂,也不是沒有可能。」

    「既知如此,為何還要提出?」李世民凝神問道。

    「陛下您是聖明之君,想必能夠看得出來,拋開可能會引起來的社會動盪不說,若是真如微臣所言之稅法推行開來的話,那會給百姓,給朝廷帶來多大的好處!」夏鴻升對李世民說道:「百姓會減輕負擔,商人會更加自由,朝廷會更加富裕。陛下能夠獲得普天之下的百姓和商人的擁護和愛戴。唯獨損害了現有的這些大地主,大門閥和大士族的利益,會遭到他們的反對。為何,因為這些大地主,大門閥,大士族,他們想要一個在他們的把持之下的朝廷,一個為他們而謀利的朝廷,而非是一個為百姓謀利的朝廷。」

    夏鴻升偷換概念,將李世民對於被士族擎肘的怨恨引到稅制改革上面。

    果不其然,李世登時就眉頭緊鎖。李唐從李世民開始,到武則天時期,朝廷一直都在同士族暗中爭鬥奪權。士族始終是李世民心頭的一根刺。

    「若是一旦開放了商限,天下都去從商,又有何人去耕種?商人有了寬限,勢必更加斂財,又豈能不傷民而利己?」李世民對夏鴻升問道。

    「所以才需要朝廷制定商法,制定稅法,制定一些列的制度,去做出限制。使其往好的方面去發展,而並非是失控。」夏鴻升說道:「而且只能一個試點,兩個試點的逐步開來。如此一來,這中間萬一真出現什麼大不利,也便於朝廷控制事態。更可以使朝廷在試點的摸索之中,總結經驗,修改弊端,優化政策,以便於逐漸鋪開。」

    李世民又是長久的沉默。夏鴻升的話對於現在的他,還有現在的大唐來說,還是太過於超前了。

    「夏靜石啊夏靜石,你這是在玩火,稍有不慎,恐惹自焚之禍啊!」長久的沉默之後,李世民忽而長嘆了一句。

    夏鴻升笑了笑,說道:「可是臣這把火,若是燒的得當,卻也可成良火,利民無數啊。而且……」

    「而且甚子?」李世民抬起了頭來。

    「而且,稅制改革這件事情,一旦既成,便當利及萬世。故而其也十分兇險。正因為其所涉甚廣,甚深,甚危,甚險,所以才只有陛下您能做得到。」夏鴻升頓了頓,又說道:「除了陛下您,往後的人,只怕是……」

    李世民神色一肅,一雙鷹目登時就看向了夏鴻升。


    夏鴻升繼續說道:「並不是微臣說太子殿下,亦或是大唐往後的帝王們無能。而是他們在百信心目中的地位,在群臣心目中的威嚴,在大唐之中的根基……在許多方面,都會不如您。您可以說是一手締造起大唐的人,除了您自己,還能有比您更了解這個大唐呢?您對於大唐來說,是獨一無二,是唯一的,也是無可比擬的。所以這件事情,也唯有您能做成啊!若是您不願做這件事情,那麼窮此一生,微臣都不會再提起這件事情了。」

    李世民沒有說話,只是凝神靜思,右手的指節在桌面上輕輕的一叩一叩,發出有節奏的輕微響聲。

    這是李世民深思深慮的標誌。

    夏鴻升靜靜的等著。

    良久,李世民突然抬起了頭來,對夏鴻升說道:「若開商限,旁的不便之處且不論,害處最大者有三。商人大富,即謀權貴,其資財可促其週遊天下,結交終生,若其成為權貴,必坐擁一方之大,致使朝權旁落,此其一也。從商者,其手下僱工,動輒千人之數。若其有異心,暗中聚眾。官府難以監督。若其勢成,必定為亂,恐春秋『富商大賈橫行天下,各地諸侯低首仰給』之亂象再現,此其二也。更可怕者,乃是官府不去管束!權貴與商人若是互相勾結,互為盈利,則並極大敗壞吏治,動亂朝政根基。朕觀諸史,如刀閒、南陽孔氏等人,「連車騎,交守相」,與地方諸侯互動頻繁,勾結官員牟取利益者,數不勝數,此其三也!若你有解決此三者之法,朕可許你準備妥當之後,擇地試行。」

    夏鴻升精神一振,卻又有些無奈。

    向古代人解釋商業能提高生產效率這件事是挺困難的。

    在這些唐人眼中,商人不就是在甲地買了便宜貨,運到乙地銷售麼?中間可曾創造什麼新東西了?可曾為社會貢獻出生產了?他來回跑自己還要浪費糧食!大家都用自己的東西不就完了嗎,何必養著一群「寄生蟲」。

    這就是在古代商人的尷尬不能做出像糧食、絹帛一樣肉眼可見,伸手可摸的好處來。

    「自由市場」,「看不見的手」這種概念顯然超出了這幫古人的理解範圍。夏鴻升也不知道該如何同李世民解釋。

    「陛下所言,微臣亦有想到。凡世間之事,皆有其兩面,有光必有暗,有利必有害。」夏鴻升說道:「朝廷所能夠做的,就是發揚其利,抑制其害。而不是一棍子打死。那突厥人兇殘無禮,咱們不是還能用鐵鏈鎖了,去給大唐修路,減輕百姓的徭役麼?商人亦如是。朝廷雖准其開限,自然也要給他們套上枷鎖。這些枷鎖,就是方才臣所言朝廷所定之商法、稅法等法度規制。朝廷要考慮到種種可能之情形,並針對其定出法度來,然後便只要依法而行就是了。打個比方,比如說為了防止商人壟斷,那麼朝廷可設有司對平價收購市上滯銷的貨物,並允許商賈貸款或賒貨,按規定收取息金。出錢收購滯銷貨物,市場短缺時再賣出。這就限制了大商人對市場的控制,有利於穩定物價和商品交流,也增加了朝廷的財政收入。諸如此類。」

    「這些法度又如何得出?」李世民緊緊追問。

    「臣當絞盡腦汁,以為制定。」夏鴻升說道:「且,其不完善者,於試點之地試行之時,便可看出漏洞,再補全對策,直至完善。」

    李世民突然一笑,又說道:「半年之內,夏卿可否能將這法度之初本拿出?」

    夏鴻升頓時一喜,立刻站起了身來:「能!」

    「好!」李世民往後靠了靠,說道:「朕與你半年時間,將你方才所言之商法、稅法之初本盡數編纂,交朕過目。若其可,倒是朕便讓你擇一地試行。你說得對,這件事情,朕若是不做,難不成還指望著朕的後人去做?!」(未完待續。)



  

語言選擇